太歲
太歲,即歲神,又稱「太歲君」或「歲君」。道書稱六十甲子各有歲神,每歲輪值,稱「值年太歲」,統歸「都雷太歲」管轄。
太歲,乃中國民間信仰中有名之凶神,其來歷與所指,歷來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有謂係「歲星」,即木星;有謂係「十二辰之神」;亦有謂係「四時寒暑之神」;更有「太歲即太陰,太陰即月神」之說。然天文學家研究發現,太歲原係古代天文曆算家為記時之需要,而所假想設定之虛體,乃中國古星曆學之專有名詞。
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周 ( 現代天文學家測得其實際軌道周期為十一.八六年 ) ,木星於天上每移動一周天之十二分之一,即地球上冬去春來之一年,故古人視木星為「歲星」。戰國以前,古天文曆算家將天空由北向東、向南、向西 ( 即所謂左旋,亦即順時針方向 ) ,依次劃分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戍、亥十二個區域,稱「十二辰」,用以記錄一天之內之十二個時辰,與一年間恒星之方位變化。古人有「木星一歲行一次,歷十二辰而一周天」之說,因視太歲為「十二辰之神」。
木星之運行係自北向西、向南、向東 ( 即所謂右旋,亦即逆時針方向 ) ,與恒星之出沒由東向西 ( 左旋 ) 方向相反。戰國以後,天文曆算家乃假想於木星對面有一顆星,其運行速度與木星同 ( 十二年一周天 ) ,其方向卻相反,按十二辰之方向運行,每年進入一辰。此顆假想之星體,謂之「太歲」,或稱「歲陰」、「太陰」。賈公彥疏 《周禮.春官.溤相氏》之「當有十二歲」句云:『此太歲在地,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 。歲星為陽,右行於天,一歲移一辰,一百四十四年跳一辰。 ( 太 ) 歲左行於地,一與歲星跳辰年歲同。歲星為陽,人之所見;太極為陰,人所不?。 』此即古人釋「太歲」之本義 。
|
|
古人視「太歲」為凶神, 《月令廣義》謂:『太歲者,主宰一歲之尊神 。凡吉事勿沖之,凶事勿犯之,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選。又如生產,最忌向太歲方坐;又忌於太歲方傾穢水及埋衣胞之類。 』此太歲避忌之法,漢已有之,東漢王充於《論衡.歲難篇》謂:『移徙法曰:徙抵太歲 ( 即面向太歲 ) ,凶;負太歲 ( 即背對太歲 ) ,亦凶 。抵太歲,名曰歲下;負太歲,名曰歲破。故皆凶也。 』假令太歲在子 ( 即正北方 ) ,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,起宅、嫁娶,亦皆避之 。此一俗信,流傳迄今,仍盛行不衰。
道教將天干地支紀年法之「六十甲子」星宿化 、神化 。道書謂六十甲子各有歲神,每一歲神各有名字 ( 如甲子太歲曰「金辨大將軍」,癸巳太歲曰「徐單大將軍」,癸亥太歲曰「虞程大將軍」 ) ,並各有形態。六十尊元辰星宿神,每歲輪值 ( 如甲戍年由施廣大軍輪值 ) ,掌握本歲之人間禍福,因之民間有於本命年於寺廟「安太歲」之俗信。道教又尊殷商紂王之幼子蛟為「都雷太歲殷元帥」,六十甲子「值年太歲」統歸其管轄;其職掌地司蕩凶院,總管人間禍福,祛除邪魔,獎善罰惡,乃主宰人間罪福之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