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陽位處臺灣東北後山,北、西、南三面重山環繞,東臨大海,形勢隔絕,自成一自然地理體系。而大里簡位居蘭陽東北端,北、西為雪山山脈東北山區,東濱太平洋,山海緊逼,海岸遍佈石巖,山勢陡峭,形勢極為險要。
大里簡之海岸,係屬「礁溪斷層海岸」,海蝕平臺發達,海灘石巖遍佈,海浪拍岸,波濤洶湧,海舶無法直接靠岸。而東北端之卯鼻,乃南北異風、潮汐反.之起點,自北順南風而下之舟船,至此需停泊以候北風,始得南行。清道光末年噶瑪蘭通判董正官,詠入蘭洋路 ( 泖鼻 ) 之詩,有「天公設險界重洋」、「噓帆兼候風南北」、「鉤舵時防石顯藏」、「草船浮海勢難狂」之句,其航路之險巇於此可知。
卯鼻乃入蘭水道第一衝難處,為蘭陽東北端之天然海防重地。卯鼻山腳濱海處,舊有石砌城堡;噶瑪蘭設廳治後,又於?嶺山腳設有汛防。道光中葉噶瑪蘭通判李若琳,謂卯鼻為「天塹飛難渡」視之為中國南五省之屏藩 ( 詩云:「五省仗雄關」 ) 。
卯鼻之西南,崇山匯結,群峰競起,山脈綿延。龍嶺介於三貂與大里簡間,其嶺頂海拔雖僅二七九公尺,然山勢陡峭,險峻異常,嶺上古木參天、?雨籠樹。蘭境開闢以前,?嶺已有山道。?嶺夕?甚美,道光初噶瑪蘭通判烏竹芳,以「?嶺夕?」列為蘭陽八景之一。然山道石磴如梯,攀越險艱。?嶺設有汛防,既東控卯鼻之洋路,又扼?嶺陸道之咽喉。
?嶺之西南,有福隆山、桶盤堀山、草嶺、灣坑頭山、蕃薯寮山等,其中以草嶺為最高峻。草嶺嶺頂海拔六一六公尺,北坡山勢雖緩,然狂風吹襲,霧迷漫山;南坡陡峭,直如懸崖。道光中噶瑪蘭通判柯培元有 ( 過草嶺 ) 詩,內有「荒草沒入作風浪」、「霧漫前山殢雲漲」、「十丈懸崖陡相向」之句。
草嶺介於遠望坑與大里簡間,蘭境開闢之初,亦有山道以通兩地。同治中臺灣鎮總兵劉明燈北巡蘭陽,登嶺時見煙霧迷漫,乃書題「雄鎮蠻煙」,摩刻於巨石;又遇狂風襲人,再書「虎」字刻石以鎮之。大里簡位於草嶺東南麓山腳下,舊時設有民壯寮,以守此入蘭之山口。
草嶺之西北,又有三貂大山。三貂嶺海拔五二五公尺,山域廣約數十里,終年陰霾,懸崖深澗,險阻難越。三貂嶺亦有山道以通八堵、三貂社間,然其山徑窄險。嘉慶中,臺灣知府楊廷理率勇入蘭時,曾登其嶺,時所見為「古徑無人猿嘯樹」;道光初,姚瑩入蘭任通判,行經此嶺,謂「磐石曲磴而上」,山徑「肩輿不能進」;道光末葉,董正官入蘭任通判,登嶺時亦有「猿梯直上雲千仞」之感:三貂嶺之險峻有如是者,致民間有「攀過三貂嶺,著嘸想某 ( 妻 ) 子」之諺語。
大里簡北、西有?嶺、草嶺、三貂嶺,三峰並立,鎖鑰蘭疆,乃蘭陽東北端之天然陸上屏障。大里簡東控海路之航道,北扼?嶺古道之咽喉,西守草嶺山道之出口,蘭陽開聞之初,數以萬計之移民,由此以入蘭;清治時期 ( 一八一二至一八九五 ) 八十餘年間,官兵、商旅亦經此進出淡 ( 淡水廳、淡水縣 ) 、蘭 ( 噶瑪蘭廳、宜蘭縣 ) 間。慶雲宮背倚草嶺、面向大洋,位處大里簡之中心,更得其山海形勢之衝要。